记者: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其中,“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建设是重要内容,当前正值能源互联网政策文件推出一周年,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您有哪些感触?
王玉锁:能源互联网至少带来两大方面变化。一是要转变能源供需形态,打破能源竖井、设施孤岛,以清洁、高效的分布式能源为核心,以电、气、热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为支撑,构建多能融合、集约共享、智慧互联的新型区域能源系统。二是要构建开放高效的市场,通过体制改革和新技术应用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交易多样化、运行模式智慧化,建立多方参与、平等开放、充分竞争、灵活高效的能源市场交易体系,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从前一年多来,“智连网+”中国智慧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可以互补性集成系统优化调整等规范化新政策高速颁布,电能制度深化改革在全国各地促进,整个市面勃勃生机在千万程度较上能够 发挥。但恒古不变深透次制度障碍性和粗放、单一纯粹的领域运转的经营模式,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智连网壮大仍然收到了千万牵制,一般一些问题有:首先增存混板块变电国际业务松开实行关卡大,牵制了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智连网内容完美落地。第二是现时候售电的经营模式粗放效率低,得以加以保持整个市面勃勃生机。三是现时候通常售电公司不拥有商业用电支付权,妨碍了售电结构性的高速壮大和價值保持。记者:针对增存混合区域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王玉锁:我建议,鼓励采用混合所有制等多元模式,在增存混合区域放开配电业务,为能源互联网发展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一是优选用能规模大、负荷匹配好、电网优化价值高的增存混合型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改革试点,鼓励由园区管委会、电网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及具备技术优势的能源服务企业等以混合所有制形式组建区域综合能源运营商,建设、运营涵盖配电网、燃气网、热力网的综合能源网络,推动能源互联网有效落地。二是针对配电设施冗余大、用能特性互补好的增存混合工业区块,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邻近主体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行配电设施共享,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促进能源设施利用效率提升。
记者:有观点认为,现阶段的售电公司普遍停留在简单购售电层面,对用、产、储等环节的优化提升作用难以充分释放。您怎么看?
王玉锁:这需要构建能源大数据基础体系,出台配套扶持政策,促进售电模式向高端升级。具体而言,一是建立能源大数据全面采集及安全共享机制,借电力体制改革契机,从参与售电市场的企业切入,推动工商业企业开展多能源品类、各用能环节数据的采集共享,实现政府部门及公用事业单位能源数据的安全共享,为售电模式升级奠定基础。二是出台财政、税收、融资等政策,扶持一批具有较好技术基础的售电公司依托能源大数据开展精益购售电,为客户提供能效诊断、供用能优化等多元服务,带动售电企业向“售电+增值服务”模式升级,同步培育能源大数据设备制造、咨询服务、平台产品开发等配套产业,支撑我国能源互联网市场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普通售电公司不具备电费结算权是个现实问题,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王玉锁:我建议,优化调整电费结算机制,建立健全交易资金安全保障机制,加快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对此,我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一是调整交易电费结算机制,不论是否具有配电网资产,都应按照市场化方式由售电公司直接为用户结算电费、开具发票,促进售电主体快速发展。二是建立健全交易电费资金安全保障机制,采用保证金、资产抵押、第三方担保等多种方式,有效约束售电公司行为,提高违约成本。三是加快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弹性保证金等守信激励机制,实施黑名单等失信惩罚机制,以此促进售电公司守信经营,推动电力市场安全、健康发展。